国际顶级期刊《自然·通讯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重磅刊发柳畅教授团队联合湖南大学、上海大学、CIF等机构的突破性研究成果——《亚皮安暗电流红外光电探测:极化水插层异质结构的革新之路》。
这是中国团队在红外探测材料领域的又一里程碑!论文通过创新的“超薄极化水势垒"技术,将器件暗电流压至0.02皮安,室温性能比肩商用制冷型探测器,为全球红外技术发展注入“中国方案"!
通过水分子插层构建超薄极化势垒,解决了传统势垒探测器的能带工程难题,展示了二维材料在红外光电探测中的巨大潜力。该工作为高性能、高工作温度红外探测器的发展提供了新范式。
在器件核心制备环节,CIF定制化电热板成为关键助力:
精准控温:30℃±0.1℃恒温控制,确保水分子在PdSe₂表面均匀吸附,构建0.75纳米极化水层。
工艺革新:通过密封容器饱和蒸汽调控,实现二维材料界面水分子原子级有序排列,突破传统真空工艺限制。
电话
微信扫一扫